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贺黄本立院士九十华诞(3)

来源:分析试验室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就这样,黄本立匆匆参加了工作,从此告别学生生涯,开始了新的生活。 服从需要发展学科 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仅有少数人研究或使用原子光谱分析技

就这样,黄本立匆匆参加了工作,从此告别学生生涯,开始了新的生活。

服从需要发展学科

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仅有少数人研究或使用原子光谱分析技术,而光谱分析正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钢铁、冶炼、地质勘探等产业所急需的。1950年,在实验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黄本立自行修复、调整好了一台日本人弃置在地下室废物堆里的小型摄谱仪,利用它来配合研究工作;并使用过期很久的感光板,初步建立光谱分析方法。

1952年起,黄本立先后建立了球墨铸铁、黄铜等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把光谱分析推广到工厂去。之后黄本立为抚顺钢厂试制的Feussner式电花激发光源,该装置可能是我国首台自制的用于光谱分析的激发光源。1955年,黄本立提出“数阶法”、半定量分析中的“接线法”和“内标法”,这在当时国内普遍采用照相摄谱法分析的情况下,显示出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1957年,黄本立研制了一种新型双电弧光谱分析光源,可用来测定粉末样品中包括卤素在内的微量易挥发元素,这项成果被国外学者誉为“最完善的双电弧光源”。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黄本立被戴上“九国特务”的帽子而被隔离审查。期间,在隔离室内,黄本立用在旮旯里找到的一小片有机玻璃薄片、一块塑料垫板、一枚大头针,以及带有等距黑点的日式稿纸,利用在水泥地“研制”出的带有曲线板的量角器,算出一个有三位数的三角函数表。因没有查到“九国特务”证据,黄本立被放出“牛棚”,但那时只能“靠边站”,几乎所有的课题都被令停止。就在“靠边站”时期,黄本立凭借超人的毅力和智慧,克服种种困难,研制成国内第一台钽舟无焰原子吸收装置(1972年)。新型仪器的研究工作还包括:用摄谱仪改装的光谱分析光电装置(1958年);以复合光积分光强控制摄谱曝光量的装置(1963年);X射线激发光学荧光光谱仪的设计(1971年)。

1975年起,黄本立开始从事新型光源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六五”科技攻关项目和中科院重点科研项目,研究工作主要是环境分析方法,开展了我国第一批固体环境标准参考物质的ICP-AES定值分析工作,完成了对松花江水系环境背景值及环境保护的研究。他所研制的新型雾化-氢化物发生装置,获得一项中国专利。该装置可同时测定氢化物元素和非氢化物元素,在使用样品量和一般雾化器一样的情况下,氢化物元素的测定灵敏度可提高20倍,而保持非氢化物元素的测定灵敏度不变。

20世纪80年代末,黄本立建立了无须使用硼氢化物的流动注射电化学氢化物发生法。1991年,该项成果在国际光谱会议上报告,引起国内外同行们的诸多关注,多个小组进行追踪研究。

随后黄本立又开启了强电流微秒级脉冲(HCMP)供电的空心阴极灯原子/离子荧光光谱的研究(1990年起),使普通的商品空心阴极灯(HCL)的离子谱线发射强度比常规脉冲供电时提高了几个数量级,而原子线(特别是激发能较高的)的强度也有所提高。继而又将该技术成功应用到微秒级脉冲辉光放电离子源-飞行时间质谱仪器上。此项工作发表论文二十余篇,黄本立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数次作特邀报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重视;文章发表后,被国际上许多科学家采用,并有国际知名教授Harrison教授、Hieftje教授等,先后专程到实验室参观与访问。1996年国家基金委对该课题进行验收时,专家评议认为该工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不懈的努力结出丰硕的果实,黄本立负责或参加的获奖科技项目很多,包括:1984年获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和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科院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1986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1987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1年获厦门大学第七届“南强奖”一等奖;1993年获中科院长春分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995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王丹萍科学技术奖。

正是这些丰硕的科研成果,黄本立应邀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特邀报告40多次,多次应邀担任重要国际会议主席及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在他的带领下,厦门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亚洲分析科学会议(1999年)和第35届国际光谱会议(2007年),他积极努力为国内同行创造良好的交流合作机会,使得他们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参加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同时推动我国谱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促进我国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文章来源:《分析试验室》 网址: http://www.fxsys.cn/qikandaodu/2020/0918/402.html



上一篇:2016年《分析试验室》征订启事
下一篇:第四届全国实验室管理科学研讨会征文通知

分析试验室投稿 | 分析试验室编辑部| 分析试验室版面费 | 分析试验室论文发表 | 分析试验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分析试验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