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探访顶尖实验室 | 织一张“天罗地网”!这个实(2)

来源:分析试验室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6-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崩滑灾害全过程三维物理模型试验装置,用于模拟再现崩滑灾害形成演化的全过程。徐莉莎 摄 实验室相关团队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国内外具有较完整监测

崩滑灾害全过程三维物理模型试验装置,用于模拟再现崩滑灾害形成演化的全过程。徐莉莎 摄

实验室相关团队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国内外具有较完整监测数据的滑坡实例,以及大量的物理和数值模拟实验,发现滑坡发生前一定会经历加速变形阶段,加速变形是滑坡发生的前提和最显著的特征,可作为滑坡预警的重要依据。

再结合地表裂缝分期配套特性、速度增量、加速度等指标,构建了基于滑坡变形过程的四级综合预警体系,并由此将滑坡预警从传统的“阈值预警”升级为“过程预警”。

这得益于实验室32年来工程地质领域的积累。1989年,实验室创始元老之一的张倬元教授就开始筹建这个实验室。

随后的几十年里,实验室团队深耕工程地质领域,扎根西部大大小小几乎所有水电工程和重大交通项目现场,认识地质现象,解决特殊岩土体、高边坡、坝体岩体质量等工程地质问题。再把带回的地质现象通过亚洲最大土工离心机、3D泥石流试验机、地震模拟振动台等平台的实验成果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由实验室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联合研制的TLJ-500型土工离心试验机,建成时模拟指数能排亚洲第一,用于模拟地震等地质灾害产生的巨大破坏作用,能模拟相当于地球引力500倍的离心力。 徐莉莎 摄

2019年2月17日,贵州兴义市龙井村9组发生滑坡。该实验室部署的自动化监测系统,提前53分钟发出红色预警,最终实现现场人员“零伤亡”、财产“零损失”。2020年汛期,贵州和四川利用该系统成功预警地质灾害60余起,保障了数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模拟振动台,这套系统是地震工程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试验设备,是一种最直观和有效的地震、振动物理模拟手段。其台面能承受40吨的有效负荷,实现三向六自由度的振动。 徐莉莎 摄

目前,“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已全面部署到贵州、四川、山西、西藏、青海等省区,对上万个专业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控和自动预警。

实验室的大型泥石流实验系统。 徐莉莎 摄

03

关注震后事 探寻震后地质灾害演化

5月21日21时48分,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主震后多次余震,威胁着震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第二天一早,实验室副教授李天涛就带队赴震中漾濞县,争分夺秒开展应急调查,现场协助安置房选址。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成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另一边,坐镇后方的实验室团队迅速搜集遥感数据,开展了震区地质灾害和断层位移等初步分析。结合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调查团队初步分析认为,漾濞“5·21”地震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小型滑塌为主,未见大型崩塌和滑坡灾害。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全景。受访者供图

地震发生后,立即进行同震地质灾害易发性快速评价,是实验室自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开始研究的课题。哪里最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哪里的道路中断,哪里困住了居民,他们通过遥感数据和现场勘查,快速对地震时的地质灾害进行评价。

实验室副主任范宣梅说,2018年日本北海道地震后,实验室制出了第一张地质灾害分布图;九寨沟地震过后,用于现场应急指挥的第一张图,也由实验室所出。这些图成为指挥应急救援的一手资料。

实验室团队制作的强震地质灾害链。

2008年开始,范宣梅团队开始沿着强震地质灾害链进行地质灾害生成和演化机制的研究和模拟预测。“地震过后,大量松散物质转化为泥石流,造成河床抬升,增加洪涝灾害风险。”范宣梅说,震后10年左右的时间,是地质灾害的高峰期。这个阶段研究的则是地质灾害如何演化,如何与气象部门在雨季做好泥石流预警。

范宣梅针对强震地质灾害链画了一个圆,最外层就是更大时间尺度上,对未来的预测。这是他们今后研究的方向——未来百年甚至千年万年,这个区域的情况如何,地质灾害如何衰减,对山区地貌演化产生什么影响,团队将着手研究震后长期地表物质运移与地貌演化规律。

文章来源:《分析试验室》 网址: http://www.fxsys.cn/zonghexinwen/2021/0616/1005.html



上一篇:走进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⑤这个实验室“全国
下一篇:科学实验室丨鹌鹑蛋泡醋会变身

分析试验室投稿 | 分析试验室编辑部| 分析试验室版面费 | 分析试验室论文发表 | 分析试验室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分析试验室》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